家庭如何规划孩子留学:学业提升与人格塑造
留学,在中国不是新生事物。作为国家战略的留学政策,不单单是一个教育问题,更多的是一项涉及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综合性社会文化交流。唐代长安,是亚洲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鼎盛时期,先后有十万日本留学生在长安居住学习生活,他们广泛了解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制度,通过学习把中国的社会生活方方面面传播到日本,奠定了日本后八百年社会文化习俗的基础,也奠定了大和民族的文化基因。
明清以后,欧洲传教士到中国学习生活的比较多,多数是带着了解和研究东方社会文化的目的,同时努力输出西方价值观。长期作为亚洲价值观输出国的中国,为何在明清以后失去了价值观输出能力,从世界史的发展即可找到答案。西方资产阶级革命以后,中国的制度已然开始衰退落后,虽然史书若有若无的记载了并不存在的康乾盛世,实际上,中国文明从明朝开始已经开始走下坡路。到了洋务运动前,魏源《海国图志》第一次向自我陶醉的国人展示了西方文明的先进性,清政府才从一个个战败教训中开启了洋务运动,同时也开启了中国近代留学的序幕。一篇网络热文《祖国的杂种》曾经揭示了这一近代首批留学生的坎坷往事,这段历史不应该被忽略。
时间跨度到改革开放,从1978年到2017年底,各类出国留学人员累计达458.66万人。其中136.25万人正在国外进行相关阶段的学习和研究;322.41万人已完成学业;265.11万人在完成学业后选择回国发展,占已完成学业群体的82.23%。2017年度,我国出国留学人员总数为54.45万人,其中:国家公派3万人,单位公派1.63万人,自费留学49.82万人。2017年度各类留学回国人员总数为43.25万人,其中:国家公派2.25万人,单位公派2万人,自费留学39万人。
然而,留学价值如何界定,如何设计留学规划,长期留学和短期留学的利弊分析,价值观取舍,是每一个留学生家庭首先必须做好的功课。
一、界定留学目标是规划长期留学还是短期留学的第一步
长期留学和短期留学,很难划分时间段。但是从具体实践来看,可以做如下区分:如果只是完成一个学习阶段,可以界定为短期留学,而完成几个阶段的留学则可以界定为长期留学。比如说去美国读本科,毕业回国,可以视为短期留学,如果本科毕业继续读研究生,可以视为长期留学。短期留学和长期留学,显然具有不同的价值取舍,因为留学不是一个单纯的校园生活,还涉及到接触当地社会生活,饮食,文化,感情等等,长期留学和短期留学显然对人的影响是不一样的。我们可以简单的做一个比喻,短期留学以学业目标为主,长期留学则比较复杂,及包括学业目标,也包括学生的人格塑造和生活习惯的改变。
留学时间长短是影响留学生社会生活、学业继续和人格变化的一个重要参数。短期留学,学生学习关注度高,接触当地社会生活时间短,改变以往社会生活和思维方式的程度浅,对人格的影响相对就小。反之,长期留学,学生不但投入学习的关注度高,接触当地社会生活的时间也长,摆脱原有社会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程度更深,对人格的影响也会比较大,有的人长期在海外留学生活,以至于人格表现为复合和多元特征。短期留学和长期留学对学生的影响,直接关系到学生今后回国就业和留在留学国家就业生活等方方面面。
所以,留学规划第一步就是决定长期留学还是短期留学。这是留学生家长必须要考虑清楚的第一个问题。
二、长期留学和短期留学价值分析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留学已经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社会现象。2004年,中国在美国读高中的孩子只有几百名,2016年,美高注册的中国学生大约为15000人。在美国读高中的孩子,除极少数学生由于各种原因中断学业,绝大多数将要在欧美国家完成大学本科和研究生学业,他们的留学行为是一项长期的留学行为。大多数家庭是选择9年级入学美国高中,极少数是在14岁以前就把孩子送到国外读书。美高孩子,读到本科毕业,至少要留学8年,如果加上研究生和博士学业,至少要10年。所以,美高孩子的路,必然是长期留学的模式。
对于一个价值观形成最关键的10年,美高留学改变的不仅是学业经历,更是人生经历。一是思维体系。美国开放式教育和中国应试教育对学生最大的影响是没有高考独木桥的心理压力,孩子从读高中开始就把更多关注点放在兴趣和未来发展方向,思维体系相对开放多元和变化。二是知识结构。目前由于价值观和政治意识形态的差异,中国大学和美国大学的传授知识结构差异客观存在,尤其是社会人文课程,中国的社会人文科学强调主流价值观,兼顾涉及世界人文科学的新领域、新观点。但是美国学校普遍不设主流价值观,而是强调科学领域的探索和研究,学术氛围更多表现为多元化和普世价值结合,对学生的思维及知识结构要求较高。三是人格改变。长期海外生活,对学生的生活方式、人际交往模式、家庭关系处理都会发生较大的改变。时间越长,影响越大,表现在个体家庭关系处理上,更是千差万别,但是最终会体现在家庭感情的个体独立化趋势上。由于留学生在经济上对家庭的长期依赖程度不一,和家庭的感情则更加复杂,留学生独立人格更加容易趋于完善。
相对于美高留学,美本和研究生阶段的中短期留学,或者单独研究生阶段的短期出国留学,其影响力呈现逐渐递减的效应。美本孩子留学,年龄已经接近成年,价值观和人生观已经初步形成,这种中短期留学学业目标比较清晰,就是获得美国名校文凭,以期在将来的人生和事业上获得更多更好的机遇。研究生阶段留学,俗称镀金,则应该更加明确专业和导师,为未来事业直接过渡一个更高的平台。
三、家庭留学规划:从学业到人格的价值选择
在分析了短期留学和长期留学的价值目标区别后,我们不可避免的要对留学价值进行深入探讨。家庭留学如何更好的为孩子的未来人生提供支撑,是每一个留学生家庭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虽然每一个个体的适应能力有差异,但是对于大规模留学潮来说,倾向性的选择,无疑会给这一代的孩子人生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
1、价值:要寻找留学价值的真正意义,但是不迷信留学行为本身。
留学是国家间教育文化体系差异产生的跨国学习行为,价值的基础是国家间的教育制度差异和社会经济发展差异。留学的目标应该界定为追求更好的教育环境和理念,从而提高人才的培养水平和目标。但是我们也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目标的盲目:不少中国家长把留学作为孩子未来出人头地的一个必要手段,并且将目标强化给留学生家庭甚至留学生本人,客观上造成了目标动力,也带来了留学生的个人压力。但是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个现实,个人的长材和事业发展,和留学本身并不直接相关,长期以来留学生的光环一直被部分事业有成的海归所覆盖。大多数海归留学回国在事业和人生上很快回归平常的现实也告诉我们,不要过高估计留学对人生的积极作用,对留学改变人生的目标不比过于迷信。
2、选择:短期留学侧重提升学业,长期留学趋向改造人格,每一个家庭要结合孩子实际,做出正确的选择。
在了解了留学对人生的影响前提下,规划家庭留学目标,意义重大。无论短期留学还是长期留学,都要有一个目标,并将目标合理转化为人生成长动力,只有这样,留学才会更加具有价值。要处理好短期留学和长期留学的目标动力,让留学成为提升孩子学业和人格身心成长的特殊实践。对于不准备移民的家庭,家庭规划应该更加关注短期留学,通过短期留学促进学生的学业收获,可能会具有更加现实的意义。对于准备移民的家庭,长期留学意义重大,孩子越早进入美国,今后适应社会的几率也越高。长期留学可以作为孩子今后融入美国社会的一个必要的经历。
3、未来:要直面未来,把留学作为人生的阶梯,不断寻找人生的本质。
延迟你的成熟和欲望满足的时间,让人生的目标无限拉长。中国人追求快速成长,7岁学奥数,17岁做高考状元,27岁拿高薪,不知何时,留学也成为提升人生目标的手段。在东西方教育背景的强烈反差下,中国的教育价值观的缺陷暴露无遗。有个入读美国大藤的孩子和我说:我的留学目标很简单,就是毕业后去华尔街投行,然后转战香港,我的目标是百万年薪,我喜欢这样的生活方式。对这样的孩子,我油然心生佩服,他的人生目标简单而又直接。当我默默看着华尔街起底调查中国部分权贵子女在华尔街充当中国市场掮客的新闻时候,我看到的更多的是人生风险。一个人的目标如果脱离了国家和社会的现实,极有可能的结果是:你的目标越明确,今后失望的概率越高。所以,我们要规划人生的厚度,而不是事业的高度。
家庭留学规划不可盲目,不可轻率,不可随意,当然,以乐观主义者角度来看,这也不可过于谨慎。家庭留学规划需要长远的眼光和实际的需求。对于独生子女一代的中国家庭,子女留学是改变家庭未来的重要一步,留学需要金钱、勇气、更需要规划。每一个留学生家庭要心怀美好理想,客观审视中美教育、社会差异,努力做到科学规划和始终不渝的坚持。我们深信,在国际交流日益普及的当今世界,需要一大批具有复合知识结构和复合人格特征的孩子,去履行特殊的职责:文化交流,教育传播和推进国家间的交往。我们深信,每一个留学生都会通过自己的留学行为,通过努力学习,在未来的世界中找到自己的人生定位,用学术和人格打造一个美好的未来。
作者文同,系留美高中生家长和视角特约作家。作者新阁,为美国移民,女儿就读美国顶级公立高中。本文版权归属作者所有。作者欢迎转载!如有意转载本文者,请在本号后台留言“转载”获取转载须知。有兴趣的读者也可扫描以下二维码关注”美高女孩成长纪事“了解更多留学教育资讯。
文同专题: